宁乡市:打造一体化急诊急救医疗体系 抢护生命“黄金期”
来源:红网 作者:陈亚男 浏览:1840次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5日

15分钟可以做什么?嗦一碗米粉?洗一个澡?……但是对于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却“长”得足够完成一次急诊冠脉造影术及PCI术,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

日前,宁乡市人民医院和流沙河中心卫生院通过无缝接力对一名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速抢救,从被送入医院到手术结束,整个过程仅用了15分钟,比国际标准的90分钟,快了整整75分钟。

这样的“生死时速”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而化解危机的方法在于,近年来,宁乡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市域内“一体化”急诊急救医疗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打通了一条“救死扶伤、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抢抓“黄金一秒”——宁乡打造全覆盖、立体式、多元化的“区域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

构建急救网络抢护生命健康“黄金期”

11月4日下午,家住宁乡市龙田镇的蒋先生突发头晕,胸部闷痛,伴恶心、呕吐。

15:30,家人将他送至离家最近的流沙河中心卫生院就诊。医生经初步诊断,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15:35,卫生院医生把检查结果上传至宁乡市胸痛中心,胸痛中心主任第一时间回复诊断,考虑急性心肌梗塞,需尽快介入手术治疗。并指示为确保转运平安,立即对患者予以双抗负荷、调脂、抗凝等处理。

15:45,位于流沙河中心卫生院的120分站急救车接到总站派车指令。

15:57,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急救车驶离流沙河中心卫生院。

17:15,患者通过早已准备好的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被直接送入介入室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及PCI术。

17:30,医生在病变处植入支架,血管恢复血流,患者转危为安。

“这次能够成功抢救患者,得益于宁乡市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用最短时间、最合理、最优越的方式为患者解决了疾病痛苦。”胸痛中心主任感慨道。

近年来,宁乡市构建了完备、快速的城乡“10·30”急救圈。急救圈以设在宁乡市人民医院的120急救中心为核心,建立“急救指挥中心”,在5个中心乡镇设立急救分站,在其他24个乡镇卫生院设立急救点,目前共有32台救护车,统一装备定位系统,按照就近、就急和病人自愿原则统一调度,实现急救车城区10分钟内到达、乡村30分钟内到达。

急救体系不仅“硬件”够硬,“软件”也够优。该市为每个急救点分别配备医护人员,五个中心站配备4名医护人员,其他24个急救点配备2名,全部实行培训上岗,均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能。同时,救护车运输费用采用全市统一定价模式,进一步减轻了急救病人的费用负担。

宁乡“1+5+N”急诊急救网络覆盖全县,实现急救网格化、指挥可视化、调度智能化、运行信息化、急救立体化、对接一体化。

提升院前救治能力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

2020年9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0〕19号)。《意见》指出院前医疗急救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急救、重大活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乡市积极探索提升院前救治能力的方法,三大“招数”成为优化救治流程制胜法宝。第一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救护车上配备了心电监护、除颤仪等设备,患者在乘坐“移动ICU”的救护车后,急救医护人员便可着手病情判断和处理。第二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急救中心通过车内摄像头,能实时观察急救舱内救治情况,并给予实时指导。第三招,上下同心,目标同向。打通救治通道,在术前各科室提前做好准备,入院后急救专家马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最优治疗方案,为患者抢救争取更多时间。

整装待发的宁乡市120急诊急救车队。

三管齐下,急诊心梗患者死亡率由19.2%下降到1.6%,平均住院天数由16.2天下降至7.2天;急性脑血管救治成功率达97%,病死率下降8%,致残率下降11%。2019年,宁乡市120急救中心出动急诊救护20675次,增长125.8%,市域内就诊率达92.98%,群众满意度95.5%,医护人员满意度97.5%。

一组组的数字印证着宁乡市医改的巨大成效。宁乡市委、市政府把中央、省市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推动“健康宁乡”战略建设,重点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如今,“一体化”急诊急救医疗体系让宁乡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的目标,一张守护143万市民的“生命健康网”已经织就。